当前网站最大的威胁是黑客攻击吗(被黑客攻击的网站有什么风险)
本文目录一览:
统计数据表明,网络和信息系统最大的人为安全威胁来自于哪里
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大体可分为两种:一是对网络本身的威胁,二是对网络中信息的威胁。对网络本身的威胁包括对网络设备和网络系统的威胁;对网络中信息的威胁除了包括对网络中数据的威胁外,还包括对处理这些数据的信息系统应用的威胁。
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很多,对网络安全的威胁主要来自人为的无意失误、人为的恶意攻击和网络系统的漏洞和“后门”三个方面的因素。
人为的无意失误是造成网络不安全的重要原因。网络管理员在这方面不但肩负重任,还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稍有考虑不周,安全配置不当,就会造成安全漏洞。另外,用户安全意识不强,不按照安全规定操作,如口令选择不慎,将自己的账户随意转借他人或与别人共享,都会对网络安全带来威胁。
人为的恶意攻击是目前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最大威胁。人为攻击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主动攻击,它以各种方式有选择地破坏系统和数据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另一类是被动攻击,它是在不影响网络和应用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进行截获、窃取、破译以获得重要机密信息。这两种攻击均可对计算机网络造成极大的危害,导致网络瘫痪或机密泄漏。
网络系统不可能百分之百无缺陷和无漏洞。另外,许多都存在设计编程人员为了方便而设置的“后门”。这些漏洞和“后门”恰恰是黑客进行攻击的首选目标。
网络安全威胁有哪些
网络安全威胁包括似的网络信息被窃听、重传、篡改、拒绝服务攻击,并导致网络行为否认、电子欺骗、非授权访问、传播病毒等问题。
1、窃听:攻击者通过监视网络数据获得敏感信息,从而导致信息泄密。主要表现为网络上的信息被窃听,这种仅窃听而不破坏网络中传输信息的网络侵犯者被称为消极侵犯者。恶意攻击者往往以此为基础,再利用其它工具进行更具破坏性的攻击;
2、重传:攻击者事先获得部分或全部信息,以后将此信息发送给接收者;
3、篡改:攻击者对合法用户之间的通讯信息进行修改、删除、插入,再将伪造的信息发送给接收者,这就是纯粹的信息破坏,这样的网络侵犯者被称为积极侵犯者。积极侵犯者截取网上的信息包,并对之进行更改使之失效,或者故意添加一些有利于自己的信息,起到信息误导的作用;
4、拒绝服务攻击:攻击者通过某种方法使系统响应减慢甚至瘫痪,阻止合法用户获得服务;
5、行为否认:通讯实体否认已经发生的行为;
6 、电子欺骗 通过假冒合法用户的身份来进行网络攻击,从而达到掩盖攻击者真实身份,嫁祸他人的目的;
7、非授权访问:没有预先经过同意,就使用网络或计算机资源被看作非授权访问。它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假冒、身份攻击、非法用户进入网络系统进行违法操作、合法用户以未授权方式进行操作等;
8、传播病毒、通过网络传播计算机病毒,其破坏性非常高,而且用户很难防范。如众所周知的CIH病毒、爱虫病毒、红色代码、尼姆达病毒、求职信、欢乐时光病毒等都具有极大的破坏性,严重的可使整个网络陷入瘫痪。
目前互联网安全的最大隐患来自哪里,应该做哪些准备
互联网网络安全的隐患及防范
对于网络安全的隐患,我认为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是互联网目前面临的威胁。这有一个比较标准的定义,可能是导致对系统或者是组织产生损害,这样的意外事件发生的潜在的原因。比如说黑客攻击、网络上泛滥的病毒、垃圾邮件、各种软硬件的漏洞,这些都是互联网所面临的威胁。
第二个就是互联网的脆弱性。指的是可能会被一个或者是多个威胁所利用的弱点。关于互联网的弱点,我认为本身互联网是跑在一个TCIP的协议之上,所以对于很多上行的应用有一些脆弱的部分。而且网络的实体,也是受到自然灾害和环境的影响,也存在着一定的脆弱性。比如说台湾地震的时候,导致了海底的光缆中断,影响了东南亚的用户,这就是网络脆弱性的表现。
互联网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有6个方面。
第一个是网络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隐患。都说安全管理工作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如果你采用了安全技术进行管理,还出现隐患,那么就是管理方法方面遇到了隐患。
第二个就是软硬件存在的漏洞。归根到底都是软硬件系统的漏洞,所以我们放在第二位。
第三个是黑客的攻击和威胁。
第四个计算机病毒、垃圾邮件和间谍软件。
第五个是信息战的威胁。
第六个是自然或人为灾害。
那么网络安全方面的隐患,首先是是否友好的安全侧,然后有一个严格的管理制度,人民有一个负责的高效运作的管理团队和人员,能够把安全管理程序实施到位。那么还要对于安全管理团队的成员进行适当的培训,以及全体员工的安全风险或者是安全意识的教育。另外一个就是看看这个单位是否有一个定期的风险评估或者是整改工作。因为只有通过风险评估,你才能发现你是否切切实实存在一些隐患,然后并加以整改。
第二个方面就是软硬件系统的漏洞。互联网目前所面临的威胁,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可以追溯到软硬件的漏洞方面。比如说目前DNS软件存在的漏洞,现在大家都知道BING是域名系统最广泛应用的软件,但是它多次出现在SAAS公布的排名当中,而且是威胁第一的。那么这可能导致攻击事件或者是恶意网站这样安全事件的发生。
第三个方面是黑客威胁的攻击。目前来说,黑客的攻击目标是越来越明确,而且是呈现了有组织和区域性的趋势。所以,它现在对于互联网造成的威胁是最大的。根据CNCERT,就是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处理技术协调中心公布的2007年上半年的报告,光在中国大陆他们监测到感染僵尸网络的比例是520万台。黑客可以利用僵尸网络发动攻击或者是发送垃圾邮件、传送病毒等等这样一系列的威胁和攻击。尤其是拒绝服务攻击,很大一部分带有勒索的性质。比如说针对以网络为核心的中小企业的攻击,很可能有勒索的性质,导致中小企业不得不屈从于黑客的要求。
另外,还有针对DNS的拒绝服务攻击,这样的话,会导致用户很多的网站不能访问,很多的互联网的应用不能使用。
关于计算机病毒、垃圾邮件、间谍软件,这这边列出了国家计算机病毒中心2007年的十大病毒排行榜。这10种病毒里面除了德芙、灰鸽子和Smail以外,其他的都是和盗窃帐号相关的病毒。所以,现在的病毒有一种倾向,所以它造成互联网上面的威胁也越来越大。那么根据CNCERT2007年上半年的网络安全事件报告中,25%都是和垃圾邮件相关的。那么这会导致你这个用户的信息北道区或者是传播病毒,或者是传播了色情非法的信息。
第五个就是信息站的威胁。因为现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涉及到社会的整个方方面面,跟国家的经济、军事密切相关。所以,也会成为网络间谍或者是敌军势力攻击的目标。这个从2007年的下半年曝光的台湾间谍窃取大陆机密信息的事件,还有一些西方媒体莫须有的宣传中国黑客的入侵事件的报道当中,可以发现信息站的威胁是确确实实存在的。
最后一个就是自然或人为灾害。因为互联网也是一个自然的信息系统,也可能造成自然灾害或者是环境的影响,不是所有的计算机房都有防地震、洪水等等一系列的要求。另外一个是人为的灾害,比如说发生战争,咱们的网络系统被敌方摧毁,还比如说遭到了敌对分子的蓄意破坏等等。
那么在讲完了对于互联网网络安全隐患的分类之后,再看一下美国互联网的系统网络安全协会在2008年1月份公布的10大网络安全威胁。在他们公布的10大威胁当中,可以归为上面介绍到的几个分类当中去。比如说排在第一位的是针对网络浏览器,尤其是针对插件的攻击。本身为什么插件容易遭到攻击呢?本身是因为它存在漏洞,而且不能随着浏览器的升级而升级,所以它本身来说是软、硬件系统的漏洞。
第二位的就是数量越来越多或者是技术越来越成熟的僵尸网络。这个本质上来说,就是属于黑客的威胁和攻击。另外8种就不一一地给大家介绍了。
关于互联网安全隐患的预防措施,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着手。
第一个是安全管理制度跟安全队伍的建设。所有跟互联网相关的单位,都应该注意网络安全的隐患。因为你有了安全设施之后,并不一定可以完全避免网络安全内部的隐患,所以我们要加强安全管理队伍的建设,而且要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目前,国际上已经有了相关的国际标准,比如说ISO27002标准。国内的一些企业或者是单位,也已经针对这个标准,来进行了具体的安全工作,很多的单位也通过了相关的认证。
国内跟这个标准相对应的国标,也实行了草案的分析意见。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技术方面,这我就不做很详细的解释。实际上就是一些通用的安全技术,比如说防火墙、数据加密、入侵检测和防护、防病毒、抗攻击等等,这些都是一些比较通用的技术。另外就是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设计一些和本单位相关的技术,比如说内部审计的技术等等。
另外一种比较重要的就是灾备中心的建设,这个在抵御自然和人为方面的损害还是比较有效的手段。
第三方面就是法律法规的完善,这就是需要建立互联网网络时间的应急处理机制。信产部在年初已经发布了07年修订的互联网网络安全应急处置预案。然后,各大运营商包括我们CNNIC都是成员单位。
另外一点,就是公安部牵头的信息系统的登记保护工作,还有互联网的立法。比如说刑法有一条对于攻击国家政府网站的处罚规定,还有互联网电子邮件服务管理办法。虽然这些制度的完善,互联网的安全隐患会慢慢地降低。
最后,我介绍一下CNNIC互联网安全隐患的关注重点。
这是05年对于CN域名的节点进行了重新的部署,在国内5大ISP进行了分布,同时在韩国和德国设立了海外节点。通过ISP的分布,DNS解析的有效性会很高。
第二,在开发自有的DNS软件,目前已经进入了实际的测试阶段。
第三,在06、07年,分别完成了同城灾备中心和异地灾备中心的建设,全面应对自然灾害这种不可控因素。
最后,我想在这里发一个呼吁。大家可以看现在这张图,是一个完整地DNS解析的过程。一次完整的DNS解析,不仅涉及到根服务器,.cn的根服务器,其实还包括的各级的权威服务器和本地的DNS。在整个的解析服务当中,出现安全隐患的环节,包括了网络层的DNS报文劫持,还包括了黑客利用DNS软件漏洞进行入侵控制,篡改DNS数据等等,所有这些都可以使用户在使用互联网的时候遇到障碍。所以,希望各DNS服务器的维护服务单位,都加强DNS的安全管理。提高冗余容量来抵抗攻击,尽量在DNS解析方面,降低互联网所面临的威胁。
信息安全的主要威胁是什么
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即需保证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完整性、未授权拷贝和所寄生系统的安全性。信息安全本身包括的范围很大,其中包括如何防范商业企业机密泄露、防范青少年对不良信息的浏览、个人信息的泄露等。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体系是保证信息安全的关键,包括计算机安全操作系统、各种安全协议、安全机制(数字签名、消息认证、数据加密等),直至安全系统,如UniNAC、DLP等,只要存在安全漏洞便可以威胁全局安全。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系统(包括硬件、软件、数据、人、物理环境及其基础设施)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最终实现业务连续性。
信息安全学科可分为狭义安全与广义安全两个层次,狭义的安全是建立在以密码论为基础的计算机安全领域,早期中国信息安全专业通常以此为基准,辅以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与编程等方面的内容;广义的信息安全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从传统的计算机安全到信息安全,不但是名称的变更也是对安全发展的延伸,安全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将管理、技术、法律等问题相结合的产物。本专业培养能够从事计算机、通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金融等领域的信息安全高级专门人才。
网络安全威胁有哪些?
计算机网络安全所面临的威胁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对网络中信息的威胁,二是对网络中设备的威胁。
从人的因素 考虑,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包括:
(1)人为的无意失误。
(2)人为的恶意攻击。一种是主动攻击,另一种是被动攻击。
(3)网络软件的漏洞和“后门”。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针对您的问题这个一般都是针对WEB攻击吧!一般有钓鱼攻击!网站挂马!跨站攻击!!DDOS这些吧!至于防御方案!不同情况不一样!没有特定标准!+
内部威胁,包括系统自身的漏洞,计算机硬件的突发故障等外部威胁,包括网络上的病毒,网络上的恶意攻击等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针对网络安全的威胁主要有以下内容
1.软件漏洞:
每一个操作系统或网络软件的出现都不可能是无缺陷和漏洞的。这就使我们的计算机处于危险的境地,一旦连接入网,将成为众矢之的。
2.配置不当:
安全配置不当造成安全漏洞,例如,防火墙软件的配置不正确,那么它根本不起作用。对特定的网络应用程序,当它启动时,就打开了一系列的安全缺口,许多与该软件捆绑在一起的应用软件也会被启用。除非用户禁止该程序或对其进行正确配置。否则,安全隐患始终存在。
3.安全意识不强:
用户口令选择不慎,或将自己的帐号随意转借他人或与别人共享等都会对网络安全带来威胁。
4.病毒:
目前数据安全的头号大敌是计算机病毒,它是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数据。影响计算机软件、硬件的正常运行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代码。计算机病毒具有传染性、寄生性、隐蔽性、触发性、破坏性等特点。因此,提高对病毒的防范刻不容缓。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5.黑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