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行为分析与防范课程(黑客技术入侵教学)
黑客的行为特征。
这些多百度一下,就可以得到答案。以下仅供参考。
要想更好的保护网络不受黑客的攻击,就必须对黑客的攻击方法、攻击原理、攻击过程有深入的、详细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更具有针对性的进行主动防护。下面通过对黑客攻击方法的特征分析,来研究如何对黑客攻击行为进行检测与防御。
一、反攻击技术的核心问题
反攻击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截获所有的网络信息。目前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来获取信息,一种是通过网络侦听的途径(如Sniffer,Vpacket等程序)来获取所有的网络信息(数据包信息,网络流量信息、网络状态信息、网络管理信息等),这既是黑客进行攻击的必然途径,也是进行反攻击的必要途径;另一种是通过对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系统日志进行分析,来发现入侵行为和系统潜在的安全漏洞。
二、黑客攻击的主要方式
黑客对网络的攻击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来讲,攻击总是利用“系统配置的缺陷”,“操作系统的安全漏洞”或“通信协议的安全漏洞”来进行的。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攻击方式超过2000种,其中对绝大部分黑客攻击手段已经有相应的解决方法,这些攻击大概可以划分为以下六类:
1.拒绝服务攻击:一般情况下,拒绝服务攻击是通过使被攻击对象(通常是工作站或重要服务器)的系统关键资源过载,从而使被攻击对象停止部分或全部服务。目前已知的拒绝服务攻击就有几百种,它是最基本的入侵攻击手段,也是最难对付的入侵攻击之一,典型示例有SYN Flood攻击、Ping Flood攻击、Land攻击、WinNuke攻击等。
2.非授权访问尝试:是攻击者对被保护文件进行读、写或执行的尝试,也包括为获得被保护访问权限所做的尝试。
3.预探测攻击:在连续的非授权访问尝试过程中,攻击者为了获得网络内部的信息及网络周围的信息,通常使用这种攻击尝试,典型示例包括SATAN扫描、端口扫描和IP半途扫描等。
4.可疑活动:是通常定义的“标准”网络通信范畴之外的活动,也可以指网络上不希望有的活动,如IP Unknown Protocol和Duplicate IP Address事件等。
5.协议解码:协议解码可用于以上任何一种非期望的方法中,网络或安全管理员需要进行解码工作,并获得相应的结果,解码后的协议信息可能表明期望的活动,如FTU User和Portmapper Proxy等解码方式。
6.系统代理攻击:这种攻击通常是针对单个主机发起的,而并非整个网络,通过RealSecure系统代理可以对它们进行监视。
三、黑客攻击行为的特征分析与反攻击技术
入侵检测的最基本手段是采用模式匹配的方法来发现入侵攻击行为,要有效的进反攻击首先必须了解入侵的原理和工作机理,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知己知彼,从而有效的防止入侵攻击行为的发生。下面我们针对几种典型的入侵攻击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Land攻击
攻击类型:Land攻击是一种拒绝服务攻击。
攻击特征:用于Land攻击的数据包中的源地址和目标地址是相同的,因为当操作系统接收到这类数据包时,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堆栈中通信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相同的这种情况,或者循环发送和接收该数据包,消耗大量的系统资源,从而有可能造成系统崩溃或死机等现象。
检测方法:判断网络数据包的源地址和目标地址是否相同。
反攻击方法:适当配置防火墙设备或过滤路由器的过滤规则就可以防止这种攻击行为(一般是丢弃该数据包),并对这种攻击进行审计(记录事件发生的时间,源主机和目标主机的MAC地址和IP地址)。
2.TCP SYN攻击
攻击类型:TCP SYN攻击是一种拒绝服务攻击。
攻击特征:它是利用TCP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三次握手过程的缺陷来进行的。攻击者通过伪造源IP地址向被攻击者发送大量的SYN数据包,当被攻击主机接收到大量的SYN数据包时,需要使用大量的缓存来处理这些连接,并将SYN ACK数据包发送回错误的IP地址,并一直等待ACK数据包的回应,最终导致缓存用完,不能再处理其它合法的SYN连接,即不能对外提供正常服务。
检测方法:检查单位时间内收到的SYN连接否收超过系统设定的值。
反攻击方法:当接收到大量的SYN数据包时,通知防火墙阻断连接请求或丢弃这些数据包,并进行系统审计。
3.Ping Of Death攻击
攻击类型:Ping Of Death攻击是一种拒绝服务攻击。
攻击特征:该攻击数据包大于65535个字节。由于部分操作系统接收到长度大于65535字节的数据包时,就会造成内存溢出、系统崩溃、重启、内核失败等后果,从而达到攻击的目的。
检测方法:判断数据包的大小是否大于65535个字节。
反攻击方法:使用新的补丁程序,当收到大于65535个字节的数据包时,丢弃该数据包,并进行系统审计。
4.WinNuke攻击
攻击类型:WinNuke攻击是一种拒绝服务攻击。
攻击特征:WinNuke攻击又称带外传输攻击,它的特征是攻击目标端口,被攻击的目标端口通常是139、138、137、113、53,而且URG位设为“1”,即紧急模式。
检测方法:判断数据包目标端口是否为139、138、137等,并判断URG位是否为“1”。
反攻击方法:适当配置防火墙设备或过滤路由器就可以防止这种攻击手段(丢弃该数据包),并对这种攻击进行审计(记录事件发生的时间,源主机和目标主机的MAC地址和IP地址MAC)。
5.Teardrop攻击
攻击类型:Teardrop攻击是一种拒绝服务攻击。
攻击特征:Teardrop是基于UDP的病态分片数据包的攻击方法,其工作原理是向被攻击者发送多个分片的IP包(IP分片数据包中包括该分片数据包属于哪个数据包以及在数据包中的位置等信息),某些操作系统收到含有重叠偏移的伪造分片数据包时将会出现系统崩溃、重启等现象。
检测方法:对接收到的分片数据包进行分析,计算数据包的片偏移量(Offset)是否有误。
反攻击方法:添加系统补丁程序,丢弃收到的病态分片数据包并对这种攻击进行审计。
6.TCP/UDP端口扫描
攻击类型:TCP/UDP端口扫描是一种预探测攻击。
攻击特征:对被攻击主机的不同端口发送TCP或UDP连接请求,探测被攻击对象运行的服务类型。
检测方法:统计外界对系统端口的连接请求,特别是对21、23、25、53、80、8000、8080等以外的非常用端口的连接请求。
反攻击方法:当收到多个TCP/UDP数据包对异常端口的连接请求时,通知防火墙阻断连接请求,并对攻击者的IP地址和MAC地址进行审计。
对于某些较复杂的入侵攻击行为(如分布式攻击、组合攻击)不但需要采用模式匹配的方法,还需要利用状态转移、网络拓扑结构等方法来进行入侵检测。
四、入侵检测系统的几点思考
从性能上讲,入侵检测系统面临的一个矛盾就是系统性能与功能的折衷,即对数据进行全面复杂的检验构成了对系统实时性要求很大的挑战。
从技术上讲,入侵检测系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如何识别“大规模的组合式、分布式的入侵攻击”目前还没有较好的方法和成熟的解决方案。从Yahoo等著名ICP的攻击事件中,我们了解到安全问题日渐突出,攻击者的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加上日趋成熟多样的攻击工具,以及越来越复杂的攻击手法,使入侵检测系统必须不断跟踪最新的安全技术。
2.网络入侵检测系统通过匹配网络数据包发现攻击行为,入侵检测系统往往假设攻击信息是明文传输的,因此对信息的改变或重新编码就可能骗过入侵检测系统的检测,因此字符串匹配的方法对于加密过的数据包就显得无能为力。
3.网络设备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样化就要求入侵检测系统能有所定制,以适应更多的环境的要求。
4.对入侵检测系统的评价还没有客观的标准,标准的不统一使得入侵检测系统之间不易互联。入侵检测系统是一项新兴技术,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对新攻击识别的增加,入侵检测系统需要不断的升级才能保证网络的安全性。
5.采用不恰当的自动反应同样会给入侵检测系统造成风险。入侵检测系统通常可以与防火墙结合在一起工作,当入侵检测系统发现攻击行为时,过滤掉所有来自攻击者的IP数据包,当一个攻击者假冒大量不同的IP进行模拟攻击时,入侵检测系统自动配置防火墙将这些实际上并没有进行任何攻击的地址都过滤掉,于是造成新的拒绝服务访问。
6.对IDS自身的攻击。与其他系统一样,IDS本身也存在安全漏洞,若对IDS攻击成功,则导致报警失灵,入侵者在其后的行为将无法被记录,因此要求系统应该采取多种安全防护手段。
7.随着网络的带宽的不断增加,如何开发基于高速网络的检测器(事件分析器)仍然存在很多技术上的困难。
入侵检测系统作为网络安全关键性测防系统,具有很多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面,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完善,为今后的网络发展提供有效的安全手段。
求答案!!急急急!什么是黑客?黑客攻击一般采用的过程是什么?试论述如何预防和保护免受黑客的攻击与破坏
黑客一词,源于英文Hacker,原指热心于计算机技术,水平高超的电脑专家,尤其是程序设计人员。美国大片《黑(骇)客帝国》的热映,使得黑客文化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也许很多人会觉得黑客一词是用来形容那些专门利用电脑搞破坏或恶作剧的家伙,而对这些人的正确英文叫法是Cracker,有人翻译成“骇客”。不管是叫黑客还是骇客,他们根本的区别是:黑客们建设、维护,而骇客们入侵、破坏。
目前造成网络不安全的主要因素是系统、协议及数据库等的设计上存在缺陷。由于当今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在本身结构设计和代码设计时偏重考虑系统使用时的方便性,导致了系统在远程访问、权限控制和口令管理等许多方面存在安全漏洞。
网络互连一般采用TCP/IP协议,它是一个工业标准的协议簇,但该协议簇在制订之初,对安全问题考虑不多,协议中有很多的安全漏洞。同样,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也存在数据的安全性、权限管理及远程访问等方面问题,在DBMS或应用程序中可以预先安置从事情报收集、受控激发、定时发作等破坏程序。
由此可见,针对系统、网络协议及数据库等,无论是其自身的设计缺陷,还是由于人为的因素产生的各种安全漏洞,都可能被一些另有图谋的黑客所利用并发起攻击。因此若要保证网络安全、可靠,则必须熟知黑客网络攻击的一般过程。只有这样方可在黒客攻击前做好必要的防备,从而确保网络运行的安全和可靠。
一、黑客攻击网络的一般过程
1、信息的收集
信息的收集并不对目标产生危害,只是为进一步的入侵提供有用信息。黑客可能会利用下列的公开协议或工具,收集驻留在网络系统中的各个主机系统的相关信息:
(1)TraceRoute程序 能够用该程序获得到达目标主机所要经过的网络数和路由器数。
(2)SNMP协议 用来查阅网络系统路由器的路由表,从而了解目标主机所在网络的拓扑结构及其内部细节。
(3)DNS服务器 该服务器提供了系统中可以访问的主机IP地址表和它们所对应的主机名。
(4)Whois协议 该协议的服务信息能提供所有有关的DNS域和相关的管理参数。
(5)Ping实用程序 可以用来确定一个指定的主机的位置或网线是否连通。
2、系统安全弱点的探测
在收集到一些准备要攻击目标的信息后,黑客们会探测目标网络上的每台主机,来寻求系统内部的安全漏洞,主要探测的方式如下:
(1)自编程序 对某些系统,互联网上已发布了其安全漏洞所在,但用户由于不懂或一时疏忽未打上网上发布的该系统的“补丁”程序,那么黒客就可以自己编写一段程序进入到该系统进行破坏。
(2)慢速扫描 由于一般扫描侦测器的实现是通过监视某个时间段里一台特定主机发起的连接的数目来决定是否在被扫描,这样黑客可以通过使用扫描速度慢一些的扫描软件进行扫描。
(3)体系结构探测 黑客利用一些特殊的数据包传送给目标主机,使其作出相对应的响应。由于每种操作系统的响应时间和方式都是不一样的,黒客利用这种特征把得到的结果与准备好的数据库中的资料相对照,从中便可轻而易举地判断出目标主机操作系统所用的版本及其他相关信息。
二、协议欺骗攻击及其防范措施
1、源IP地址欺骗攻击
许多应用程序认为若数据包可以使其自身沿着路由到达目的地,并且应答包也可回到源地,那么源IP地址一定是有效的,而这正是使源IP地址欺骗攻击成为可能的一个重要前提。
假设同一网段内有两台主机A和B,另一网段内有主机X。B 授予A某些特权。X 为获得与A相同的特权,所做欺骗攻击如下:首先,X冒充A,向主机 B发送一个带有随机序列号的SYN包。主机B响应,回送一个应答包给A,该应答号等于原序列号加1。
然而,此时主机A已被主机X利用拒绝服务攻击 “淹没”了,导致主机A服务失效。结果,主机A将B发来的包丢弃。为了完成三次握手,X还需要向B回送一个应答包,其应答号等于B向A发送数据包的序列号加1。此时主机X 并不能检测到主机B的数据包(因为不在同一网段),只有利用TCP顺序号估算法来预测应答包的顺序号并将其发送给目标机B。如果猜测正确,B则认为收到的ACK是来自内部主机A。此时,X即获得了主机A在主机B上所享有的特权,并开始对这些服务实施攻击。
要防止源IP地址欺骗行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尽可能地保护系统免受这类攻击:
(1)抛弃基于地址的信任策略 阻止这类攻击的一种十分容易的办法就是放弃以地址为基础的验证。不允许r类远程调用命令的使用;删除.rhosts 文件;清空/etc/hosts.equiv 文件。这将迫使所有用户使用其它远程通信手段,如telnet、ssh、skey等等。
(2)使用加密方法 在包发送到 网络上之前,我们可以对它进行加密。虽然加密过程要求适当改变目前的网络环境,但它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和保密性。
(3)进行包过滤 可以配置路由器使其能够拒绝网络外部与本网内具有相同IP地址的连接请求。而且,当包的IP地址不在本网内时,路由器不应该把本网主机的包发送出去。有一点要注意,路由器虽然可以封锁试图到达内部网络的特定类型的包。但它们也是通过分析测试源地址来实现操作的。因此,它们仅能对声称是来自于内部网络的外来包进行过滤,若你的网络存在外部可信任主机,那么路由器将无法防止别人冒充这些主机进行IP欺骗。
2、源路由欺骗攻击
在通常情况下,信息包从起点到终点所走的路是由位于此两点间的路由器决定的,数据包本身只知道去往何处,而不知道该如何去。源路由可使信息包的发送者将此数据包要经过的路径写在数据包里,使数据包循着一个对方不可预料的路径到达目的主机。下面仍以上述源IP欺骗中的例子给出这种攻击的形式:
主机A享有主机B的某些特权,主机X想冒充主机A从主机B(假设IP为aaa.bbb.ccc.ddd)获得某些服务。首先,攻击者修改距离X最近的路由器,使得到达此路由器且包含目的地址aaa.bbb.ccc.ddd的数据包以主机X所在的网络为目的地;然后,攻击者X利用IP欺骗向主机B发送源路由(指定最近的路由器)数据包。当B回送数据包时,就传送到被更改过的路由器。这就使一个入侵者可以假冒一个主机的名义通过一个特殊的路径来获得某些被保护数据。
为了防范源路由欺骗攻击,一般采用下面两种措施:
· 对付这种攻击最好的办法是配置好路由器,使它抛弃那些由外部网进来的却声称是内部主机的报文。
· 在路由器上关闭源路由。用命令no ip source-route。
三、拒绝服务攻击及预防措施
在拒绝服务攻击中,攻击者加载过多的服务将对方资源全部使用,使得没有多余资源供其他用户无法使用。SYN Flood攻击是典型的拒绝服务攻击。
SYN Flood常常是源IP地址欺骗攻击的前奏,又称半开式连接攻击,每当我们进行一次标准的TCP连接就会有一个三次握手的过程,而SYN Flood在它的实现过程中只有三次握手的前两个步骤,当服务方收到请求方的SYN并回送SYN-ACK确认报文后,请求方由于采用源地址欺骗等手段,致使服务方得不到ACK回应,这样,服务方会在一定时间内处于等待接收请求方ACK报文的状态,一台服务器可用的TCP连接是有限的,如果恶意攻击方快速连续的发送此类连接请求,则服务器的系统可用资源、网络可用带宽急剧下降,将无法向其它用户提供正常的网络服务。
为了防止拒绝服务攻击,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预防措施:
(1) 建议在该网段的路由器上做些配置的调整,这些调整包括限制Syn半开数据包的流量和个数。
(2)要防止SYN数据段攻击,我们应对系统设定相应的内核参数,使得系统强制对超时的Syn请求连接数据包复位,同时通过缩短超时常数和加长等候队列使得系统能迅速处理无效的Syn请求数据包。
(3)建议在路由器的前端做必要的TCP拦截,使得只有完成TCP三次握手过程的数据包才可进入该网段,这样可以有效地保护本网段内的服务器不受此类攻击。
(4)对于信息淹没攻击,我们应关掉可能产生无限序列的服务来防止这种攻击。比如我们可以在服务器端拒绝所有的ICMP包,或者在该网段路由器上对ICMP包进行带宽方面的限制,控制其在一定的范围内。
总之,要彻底杜绝拒绝服务攻击,最好的办法是惟有追根溯源去找到正在进行攻击的机器和攻击者。 要追踪攻击者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旦其停止了攻击行为,很难将其发现。惟一可行的方法是在其进行攻击的时候,根据路由器的信息和攻击数据包的特征,采用逐级回溯的方法来查找其攻击源头。这时需要各级部门的协同配合方可有效果。
四、其他网络攻击行为的防范措施
协议攻击和拒绝服务攻击是黑客惯于使用的攻击方法,但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攻击行为千变万化,新技术层出不穷。下面将阐述一下网络嗅探及缓冲区溢出的攻击原理及防范措施。
1、针对网络嗅探的防范措施
网络嗅探就是使网络接口接收不属于本主机的数据。计算机网络通常建立在共享信道上,以太网就是这样一个共享信道的网络,其数据报头包含目的主机的硬件地址,只有硬件地址匹配的机器才会接收该数据包。一个能接收所有数据包的机器被称为杂错节点。通常账户和口令等信息都以明文的形式在以太网上传输,一旦被黑客在杂错节点上嗅探到,用户就可能会遭到损害。
对于网络嗅探攻击,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范:
(1)网络分段 一个网络段包括一组共享低层设备和线路的机器,如交换机,动态集线器和网桥等设备,可以对数据流进行限制,从而达到防止嗅探的目的。
(2)加密 一方面可以对数据流中的部分重要信息进行加密,另一方面也可只对应用层加密,然而后者将使大部分与网络和操作系统有关的敏感信息失去保护。选择何种加密方式这就取决于信息的安全级别及网络的安全程度。
(3)一次性口令技术 口令并不在网络上传输而是在两端进行字符串匹配,客户端利用从服务器上得到的Challenge和自身的口令计算出一个新字符串并将之返回给服务器。在服务器上利用比较算法进行匹配,如果匹配,连接就允许建立,所有的Challenge和字符串都只使用一次。
(4)禁用杂错节点 安装不支持杂错的网卡,通常可以防止IBM兼容机进行嗅探。
2、缓冲区溢出攻击及其防范措施
缓冲区溢出攻击是属于系统攻击的手段,通过往程序的缓冲区写超出其长度的内容,造成缓冲区的溢出,从而破坏程序的堆栈,使程序转而执行其它指令,以达到攻击的目的。当然,随便往缓冲区中填东西并不能达到攻击的目的。最常见的手段是通过制造缓冲区溢出使程序运行一个用户shell,再通过shell执行其它命令。如果该程序具有root权限的话,攻击者就可以对系统进行任意操作了。
缓冲区溢出对网络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危害,要有效地防止这种攻击,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程序指针完整性检查 在程序指针被引用之前检测它是否改变。即便一个攻击者成功地改变了程序的指针,由于系统事先检测到了指针的改变,因此这个指针将不会被使用。
(2)堆栈的保护 这是一种提供程序指针完整性检查的编译器技术,通过检查函数活动记录中的返回地址来实现。在堆栈中函数返回地址后面加了一些附加的字节,而在函数返回时,首先检查这个附加的字节是否被改动过。如果发生过缓冲区溢出的攻击,那么这种攻击很容易在函数返回前被检测到。但是,如果攻击者预见到这些附加字节的存在,并且能在溢出过程中同样地制造他们,那么他就能成功地跳过堆栈保护的检测。
(3)数组边界检查 所有的对数组的读写操作都应当被检查以确保对数组的操作在正确的范围内进行。最直接的方法是检查所有的数组操作,通常可以采用一些优化技术来减少检查次数。目前主要有这几种检查方法:Compaq C编译器、Jones Kelly C数组边界检查、Purify存储器存取检查等。
未来的竞争是信息竞争,而网络信息是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人与人的对抗,它具体体现在安全策略与攻击策略的交锋上。为了不断增强信息系统的安全防御能力,必须充分理解系统内核及网络协议的实现,真正做到洞察对方网络系统的“细枝末节”,同时应该熟知针对各种攻击手段的预防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尽最大可能保证网络的安全。
(4)利用公开的工具软件 像审计网络用的安全分析工具SATAN、Internet的电子安全扫描程序IIS等一些工具对整个网络或子网进行扫描,寻找安全方面的漏洞。
3、建立模拟环境,进行模拟攻击
根据前面两小点所得的信息,建立一个类似攻击对象的模拟环境,然后对此模拟目标进行一系列的攻击。在此期间,通过检查被攻击方的日志,观察检测工具对攻击的反应,可以进一步了解在攻击过程中留下的“痕迹”及被攻击方的状态,以此来制定一个较为周密的攻击策略。
4、具体实施网络攻击
入侵者根据前几步所获得的信息,同时结合自身的水平及经验总结出相应的攻击方法,在进行模拟攻击的实践后,将等待时机,以备实施真正的网络攻击。
·关于黑客
黑客(hacker),源于英语动词hack,意为“劈,砍”,引申为“干了一件非常漂亮的工作”。在早期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园俚语中,“黑客”则有“恶作剧”之意,尤指手法巧妙、技术高明的恶作剧。在日本《新黑客词典》中,对黑客的定义是“喜欢探索软件程序奥秘,并从中增长了其个瞬鸥傻娜恕?/P
他们不象绝大多数电脑使用者那样,只规规矩矩地了解别人指定了解的狭小部分知识。”由这些定义中,我们还看不出太贬义的意味。他们通常具有硬件和软件的高级知识,并有能力通过创新的方法剖析系统。“黑客”能使更多的网络趋于完善和安全,他们以保护网络为目的,而以不正当侵入为手段找出网络漏洞。
另一种入侵者是那些利用网络漏洞破坏网络的人。他们往往做一些重复的工作(如用暴力法破解口令),他们也具备广泛的电脑知识,但与黑客不同的是他们以破坏为目的。这些群体成为“骇客”。当然还有一种人兼于黑客与入侵者之间。
一般认为,黑客起源于5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的实验室中,他们精力充沛,热衷于解决难题。60、70年代,“黑客”一词极富褒义,用于指代那些独立思考、奉公守法的计算机迷,他们智力超群,对电脑全身心投入,从事黑客活动意味着对计算机的最大潜力进行智力上的自由探索,为电脑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正是这些黑客,倡导了一场个人计算机革命,倡导了现行的计算机开放式体系结构,打破了以往计算机技术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局面,开了个人计算机的先河,提出了“计算机为人民所用”的观点,他们是电脑发展史上的英雄。现在黑客使用的侵入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技巧,例如破解口令(password cracking),开天窗(trapdoor),走后门(backdoor),安放特洛伊木马(Trojan horse)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发明的。从事黑客活动的经历,成为后来许多计算机业巨子简历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苹果公司创始人之一乔布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60年代,计算机的使用还远未普及,还没有多少存储重要信息的数据库,也谈不上黑客对数据的非法拷贝等问题。到了80、90年代,计算机越来越重要,大型数据库也越来越多,同时,信息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这样一场新时期的“圈地运动”引起了黑客们的极大反感。黑客认为,信息应共享而不应被少数人所垄断,于是将注意力转移到涉及各种机密的信息数据库上。而这时,电脑化空间已私有化,成为个人拥有的财产,社会不能再对黑客行为放任不管,而必须采取行动,利用法律等手段来进行控制。黑客活动受到了空前的打击。
但是,政府和公司的管理者现在越来越多地要求黑客传授给他们有关电脑安全的知识。许多公司和政府机构已经邀请黑客为他们检验系统的安全性,甚至还请他们设计新的保安规程。在两名黑客连续发现网景公司设计的信用卡购物程序的缺陷并向商界发出公告之后,网景修正了缺陷并宣布举办名为“网景缺陷大奖赛”的竞赛,那些发现和找到该公司产品中安全漏洞的黑客可获1000美元奖金。无疑黑客正在对电脑防护技术的发展作出贡献。
黑客常用攻击手段及其预防措施有那些?
黑客常用攻击手段揭秘及其预防措施介绍
目前造成网络不安全的主要因素是系统、协议及数据库等的设计上存在缺陷。由于当今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在本身结构设计和代码设计时偏重考虑系统使用时的方便性,导致了系统在远程访问、权限控制和口令管理等许多方面存在安全漏洞。网络互连一般采用TCP/IP协议,它是一个工业标准的协议簇,但该协议簇在制订之初,对安全问题考虑不多,协议中有很多的安全漏洞。同样,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也存在数据的安全性、权限管理及远程访问等方面问题,在DBMS或应用程序中可以预先安置从事情报收集、受控激发、定时发作等破坏程序。
由此可见,针对系统、网络协议及数据库等,无论是其自身的设计缺陷,还是由于人为的因素产生的各种安全漏洞,都可能被一些另有图谋的黑客所利用并发起攻击。因此若要保证网络安全、可靠,则必须熟知黑客网络攻击的一般过程。只有这样方可在黒客攻击前做好必要的防备,从而确保网络运行的安全和可靠。
一、黑客攻击网络的一般过程
1、信息的收集
信息的收集并不对目标产生危害,只是为进一步的入侵提供有用信息。黑客可能会利用下列的公开协议或工具,收集驻留在网络系统中的各个主机系统的相关信息:
(1)TraceRoute程序 能够用该程序获得到达目标主机所要经过的网络数和路由器数。
(2)SNMP协议 用来查阅网络系统路由器的路由表,从而了解目标主机所在网络的拓扑结构及其内部细节。
(3)DNS服务器 该服务器提供了系统中可以访问的主机IP地址表和它们所对应的主机名。
(4)Whois协议 该协议的服务信息能提供所有有关的DNS域和相关的管理参数。
(5)Ping实用程序 可以用来确定一个指定的主机的位置或网线是否连通。
2、系统安全弱点的探测
在收集到一些准备要攻击目标的信息后,黑客们会探测目标网络上的每台主机,来寻求系统内部的安全漏洞,主要探测的方式如下:
(1)自编程序 对某些系统,互联网上已发布了其安全漏洞所在,但用户由于不懂或一时疏忽未打上网上发布的该系统的“补丁”程序,那么黒客就可以自己编写一段程序进入到该系统进行破坏。
(2)慢速扫描 由于一般扫描侦测器的实现是通过监视某个时间段里一台特定主机发起的连接的数目来决定是否在被扫描,这样黑客可以通过使用扫描速度慢一些的扫描软件进行扫描。
(3)体系结构探测 黑客利用一些特殊的数据包传送给目标主机,使其作出相对应的响应。由于每种操作系统的响应时间和方式都是不一样的,黒客利用这种特征把得到的结果与准备好的数据库中的资料相对照,从中便可轻而易举地判断出目标主机操作系统所用的版本及其他相关信息。
二、协议欺骗攻击及其防范措施
1、源IP地址欺骗攻击
许多应用程序认为若数据包可以使其自身沿着路由到达目的地,并且应答包也可回到源地,那么源IP地址一定是有效的,而这正是使源IP地址欺骗攻击成为可能的一个重要前提。
假设同一网段内有两台主机A和B,另一网段内有主机X。B 授予A某些特权。X 为获得与A相同的特权,所做欺骗攻击如下:首先,X冒充A,向主机 B发送一个带有随机序列号的SYN包。主机B响应,回送一个应答包给A,该应答号等于原序列号加1。然而,此时主机A已被主机X利用拒绝服务攻击 “淹没”了,导致主机A服务失效。结果,主机A将B发来的包丢弃。为了完成三次握手,X还需要向B回送一个应答包,其应答号等于B向A发送数据包的序列号加1。此时主机X 并不能检测到主机B的数据包(因为不在同一网段),只有利用TCP顺序号估算法来预测应答包的顺序号并将其发送给目标机B。如果猜测正确,B则认为收到的ACK是来自内部主机A。此时,X即获得了主机A在主机B上所享有的特权,并开始对这些服务实施攻击。
要防止源IP地址欺骗行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尽可能地保护系统免受这类攻击:
(1)抛弃基于地址的信任策略 阻止这类攻击的一种十分容易的办法就是放弃以地址为基础的验证。不允许r类远程调用命令的使用;删除.rhosts 文件;清空/etc/hosts.equiv 文件。这将迫使所有用户使用其它远程通信手段,如telnet、ssh、skey等等。
(2)使用加密方法 在包发送到 网络上之前,我们可以对它进行加密。虽然加密过程要求适当改变目前的网络环境,但它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和保密性。
(3)进行包过滤 可以配置路由器使其能够拒绝网络外部与本网内具有相同IP地址的连接请求。而且,当包的IP地址不在本网内时,路由器不应该把本网主机的包发送出去。有一点要注意,路由器虽然可以封锁试图到达内部网络的特定类型的包。但它们也是通过分析测试源地址来实现操作的。因此,它们仅能对声
怎么防止黑客入侵?
提起黑客,总是那么神秘莫测。在人们眼中,黑客是一群聪明绝顶,精力旺盛的年轻人,一门心思地破译各种密码,以便偷偷地、未经允许地打入政府、企业或他人的计算机系统,窥视他人的隐私。那么,什么是黑客呢?
黑客(hacker),源于英语动词hack,意为“劈,砍”,引申为“干了一件非常漂亮的工作”。在早期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园俚语中,“黑客”则有“恶作剧”之意,尤指手法巧妙、技术高明的恶作剧。在日本《新黑客词典》中,对黑客的定义是“喜欢探索软件程序奥秘,并从中增长了其个人才干的人。他们不象绝大多数电脑使用者那样,只规规矩矩地了解别人指定了解的狭小部分知识。”由这些定义中,我们还看不出太贬义的意味。他们通常具有硬件和软件的高级知识,并有能力通过创新的方法剖析系统。“黑客”能使更多的网络趋于完善和安全,他们以保护网络为目的,而以不正当侵入为手段找出网络漏洞。
另一种入侵者是那些利用网络漏洞破坏网络的人。他们往往做一些重复的工作(如用暴力法破解口令),他们也具备广泛的电脑知识,但与黑客不同的是他们以破坏为目的。这些群体成为“骇客”。当然还有一种人兼于黑客与入侵者之间。
一般认为,黑客起源于5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的实验室中,他们精力充沛,热衷于解决难题。60、70年代,“黑客”一词极富褒义,用于指代那些独立思考、奉公守法的计算机迷,他们智力超群,对电脑全身心投入,从事黑客活动意味着对计算机的最大潜力进行智力上的自由探索,为电脑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正是这些黑客,倡导了一场个人计算机革命,倡导了现行的计算机开放式体系结构,打破了以往计算机技术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局面,开了个人计算机的先河,提出了“计算机为人民所用”的观点,他们是电脑发展史上的英雄。现在黑客使用的侵入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技巧,例如破解口令(password cracking),开天窗(trapdoor),走后门(backdoor),安放特洛伊木马(Trojan horse)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发明的。从事黑客活动的经历,成为后来许多计算机业巨子简历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苹果公司创始人之一乔布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60年代,计算机的使用还远未普及,还没有多少存储重要信息的数据库,也谈不上黑客对数据的非法拷贝等问题。到了80、90年代,计算机越来越重要,大型数据库也越来越多,同时,信息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这样一场新时期的“圈地运动”引起了黑客们的极大反感。黑客认为,信息应共享而不应被少数人所垄断,于是将注意力转移到涉及各种机密的信息数据库上。而这时,电脑化空间已私有化,成为个人拥有的财产,社会不能再对黑客行为放任不管,而必须采取行动,利用法律等手段来进行控制。黑客活动受到了空前的打击。
但是,政府和公司的管理者现在越来越多地要求黑客传授给他们有关电脑安全的知识。许多公司和政府机构已经邀请黑客为他们检验系统的安全性,甚至还请他们设计新的保安规程。在两名黑客连续发现网景公司设计的信用卡购物程序的缺陷并向商界发出公告之后,网景修正了缺陷并宣布举办名为“网景缺陷大奖赛”的竞赛,那些发现和找到该公司产品中安全漏洞的黑客可获1000美元奖金。无疑黑客正在对电脑防护技术的发展作出贡献。
如何有效的防止黑客入侵
前言
遭受黑客攻击无疑会使公司损失大笔资金,如何保证系统尽可能的安全?本文提供了一些方法帮助用户确定自己的系统是否安全有效.
对于一个IT经理来说,处理病毒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通常的作法是利用有效的方式阻止病毒渗入系统,并及时运用补丁程度弥补系统缺陷;或者,在受到攻击后迅速进行系统恢复.
当受到电脑黑客或解密高手的入侵攻击时,意味着用户的网络存在某些漏洞,使入侵者有机可乘,能够对用户数据进行访问和改写.
正如俗话所说的--知识就是力量.越是能够了解黑客如何对系统进行攻击,你就越是能够更好的把握机会防范他们的入侵。
实用技巧
Del Smith提供了一些能够帮助用户阻止黑客对系统信息进行窃取的实用技巧,因为黑客一旦获取了用户的系统信息,他们就能够利用这些信息找出系统漏洞,从而对数据库进行访问."不要让黑客获取关于Windows服务器的相关信息",Del告诫用户这些信息将被黑客利用并对用户系统进行破坏.
Michael Mullins提出了"防止黑客探查"的另一个技巧:拦截无法解析的ICMP信息.Michael强调说:尽管大多数网络管理员能够尽职地对TCP和UDP传输进行过滤,但他们往往可能忽略对ICMP传输的过滤.其后果是严重的,因为黑客能够利用这一疏漏对网络发起攻击,因此对无法解析的ICMP信息进行限制是必要的.
Brien Posey指出:人们越来越多地学习和掌握防范黑客入侵的相关知识,与之相对应的是,电脑黑客有计划地利用新的方法来取得他们想要的信息.黑客一旦获取到有用信息便会加以利用,因此用户对此行为应该加以警惕.
受到黑客攻击后应该做哪些工作?
Robert Bogue提供了三方面的工作,帮助用户对受到黑客攻击的系统进行处理.当你受到黑客攻击时,最初的五分钟应该做些什么?显然,你应该立即采取评估、通讯、断开连接等措施确保系统的安全.这里的评估是指对入侵者以及系统漏洞进行识别和确定;当受到黑客攻击后,最初的一小时内又应该做些什么?Robert建议用户对所有的系统漏洞打补丁,并恢复在线连接.其步骤包括:
.用图像保留系统作为一个记录.
.对系统进行鉴定以查明是否存在篡改.
.重建被损害的系统.
.给系统漏洞打补丁.
.对系统进行重新连接.
"受到黑客攻击后,如何对将来可能产生的攻击进行防范?"针对这个问题,Robert强调用户在对系统进行必要恢复后,应该采取长远的措施以加强系统的安全防范.包括建立监视(对运行记录进行检查,采用入侵检测软件)并执行外部安全审计.
对用户来说,当受到的攻击是由一个专业黑客发起时,处理和解决入侵问题可能是最实际有效的经验积累.作为CQUR IT公司安全顾问之一的John Verry,专门从事安全评估、保护、检查、恢复服务等工作.Verry提到最近在工作中发生的一件事:当他发现自己的一位客户的FTP服务器遭到黑客攻击后,作为安全顾问的他同样也采用hacking技能,阻止客户FTP服务器上的恶意攻击者进一步的行动.毫无疑问,这对任何IT经理来说都是必须了解并掌握的技能,然而许多公司对安全原则却疏于执行.
由此可见,了解并掌握安全问题的相关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为防止和处理将来可能发生的黑客攻击做好准备
哪有关于黑客攻击与防护措施及解决方案的网络书籍?
中华军威黑客基地 http://www.clx.cn/bbs 如果你要去学习 我可以免费送你个邀请码概括来说,网络安全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
l 安全基本知识
l 应用加密学
l 协议层安全
l Windows安全(攻击与防御)
l Unix/Linux安全(攻击与防御)
l 防火墙技术
l 入侵监测系统
l 审计和日志分析
下面分别对每部分知识介绍相应的具体内容和一些参考书(正像前面提到的那样,有时间、有条件的话,这些书都应该看至少一遍)。
一、安全基本知识
这部分的学习过程相对容易些,可以花相对较少的时间来完成。这部分的内容包括:安全的概念和定义、常见的安全标准等。
大部分关于网络安全基础的书籍都会有这部分内容的介绍。
下面推荐一些和这部分有关的参考书:
l 《CIW:安全专家全息教程》 魏巍 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
l 《计算机系统安全》 曹天杰,高等教育出版社
l 《计算机网络安全导论》 龚俭,东南大学出版社
二、应用加密学
加密学是现代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础,没有加密技术,任何网络安全都是一纸空谈。
加密技术的应用决不简单地停留在对数据的加密、解密上。密码学除了可以实现数据保密性外、它还可以完成数据完整性校验、用户身份认证、数字签名等功能。
以加密学为基础的PKI(公钥基础设施)是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普遍适用的网络安全基础设施。授权管理基础设施、可信时间戳服务系统、安全保密管理系统、统一的安全电子政务平台等的构筑都离不开它的支持。
可以说,加密学的应用贯穿了整个网络安全的学习过程中。因为之前大多数人没有接触过在这方面的内容,这是个弱项、软肋,所以需要花费比其它部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也需要参考更多的参考书。
下面推荐一些和这部分有关的参考书:
l 《密码学》 宋震,万水出版社
l 《密码工程实践指南》 冯登国 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l 《秘密学导引》 吴世忠 等译,机械工业(这本书内容较深,不必完全阅读,可作为参考)
三、协议层安全
系统学习TCP/IP方面的知识有很多原因。要适当地实施防火墙过滤,安全管理员必须对于TCP/IP的IP层和TCP/UDP层有很深的理解、黑客经常使用TCP/IP堆栈中一部分区或来破坏网络安全等。所以你也必须清楚地了解这些内容。
协议层安全主要涉及和TCP/IP分层模型有关的内容,包括常见协议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缺陷、保护或替代措施等等。
下面推荐一些和这部分有关的参考书(经典书籍、不可不看):
l 《TCP/IP详解 卷1:协议》 范建华 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l 《用TCP/IP进行网际互联 第一卷原理、协议与结构》 林瑶 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
四、Windows安全(攻击与防御)
因为微软的Windows NT操作系统已被广泛应用,所以它们更容易成为被攻击的目标。
对于Windows安全的学习,其实就是对Windows系统攻击与防御技术的学习。而Windows系统安全的学习内容将包括:用户和组、文件系统、策略、系统默认值、审计以及操作系统本身的漏洞的研究。
这部分的参考书较多,实际上任何一本和Windows攻防有关系的书均可。下面推荐一些和这部分有关的参考书:
l 《黑客攻防实战入门》 邓吉,电子工业出版社
l 《黑客大曝光》 杨继张 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l 《狙击黑客》 宋震 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
五、Unix/Linux安全(攻击与防御)
随着Linux的市占率越来越高,Linux系统、服务器也被部署得越来越广泛。Unix/Linux系统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凸现出来。作为一个网络安全工作者,Linux安全绝对占有网络安全一半的重要性。但是相对Windows系统,普通用户接触到Linux系统的机会不多。Unix/Linux系统本身的学习也是他们必须饿补的一课!
下面是推荐的一套Linux系统管理的参考书。
l 《Red Hat Linux 9桌面应用》 梁如军,机械工业出版社(和网络安全关系不大,可作为参考)
l 《Red Hat Linux 9系统管理》 金洁珩,机械工业出版社
l 《Red Hat Linux 9网络服务》 梁如军,机械工业出版社
除了Unix/Linux系统管理相关的参考书外,这里还给出两本和安全相关的书籍。
l 《Red Hat Linux安全与优化》 邓少鹍,万水出版社
l 《Unix 黑客大曝光》 王一川 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六、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是网络安全中的重要元素,是外网与内网进行通信时的一道屏障,一个哨岗。除了应该深刻理解防火墙技术的种类、工作原理之外,作为一个网络安全的管理人员还应该熟悉各种常见的防火墙的配置、维护。
至少应该了解以下防火墙的简单配置。
l 常见的各种个人防火墙软件的使用
l 基于ACL的包过滤防火墙配置(如基于Windows的IPSec配置、基于Cisco路由器的ACL配置等)
l 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防火墙配置(Ipchains/Iptables)
l ISA配置
l Cisco PIX配置
l Check Point防火墙配置
l 基于Windows、Unix、Cisco路由器的VPN配置
下面推荐一些和这部分有关的参考书:
l 《
网络安全与防火墙技术
》 楚狂,人民邮电出版社
l 《Linux防火墙》
余青霓
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l 《高级防火墙ISA Server 2000》 李静安,中国铁道出版社
l 《Cisco访问表配置指南》 前导工作室 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l 《Check Point NG安全管理》
王东霞
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l 《虚拟专用网(VPN)精解》 王达,清华大学出版社
七、入侵监测系统(IDS)
防火墙不能对所有应用层的数据包进行分析,会成为网络数据通讯的瓶颈。既便是代理型防火墙也不能检查所有应用层的数据包。
入侵检测是防火墙的合理补充,它通过收集、分析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介质上的各种有用信息帮助系统管理员发现攻击并进行响应。可以说入侵检测是防火墙之后的第二道安全闸门,在不影响网络性能的情况下能对网络进行监测,从而提供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
IDS提供了主动的网络保护,它能够自动探测网络流量中可能涉及潜在入侵、攻击和滥用的模式。随着各种商业入侵检测系统的部署,IDS逐渐成为网络安全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在各种著名的入侵检测系统中,Snort以其免费、公开源代码和高效运行的特点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成为学习入侵检测系统的首选。
建议有条件的朋友最好能在Linux系统上部署、维护运行一段时间的Snort以期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
下面推荐一些和这部分有关的参考书:
l 《入侵检测系统及实例剖析》 韩东海,清华大学出版社
l 《Snort 2.0入侵检测》 宋劲松 等译,国防工业出版社
l 《Snort 入侵检测实用解决方案》 吴溥峰 机械工业出版社
八、审计和日志分析 日志分析是审计的重要手段。在一个网络安全系统中存在着各种日志:操作系统(Windows、Unix)日志、服务器日志(IIS、BIND… …)、防火墙系统日志、入侵检测系统日志、拨号服务器日志等等。因此,对于如何维护日志系统的学习实际上是融入到操作系统以及防火墙、IDS的学习过程中的。
相关的参考资料也在前面已经列出,这里不再重复。
前面谈了网络安全领域的各个知识方面,有了这些具体的学习目标,接下来就是集中精力、个个击破了。
具体的学习方法是:读书+实践。
首先,看书是必须的。想要在网络安全实践的过程中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就必须牢固掌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尤其是对于加密学这样的比较抽象的章节更是如此。每个人的看书习惯都不相同,如果觉得自己看书的收效不高,可以试试采用下面的方法:第1遍,略读(快速了解某个章节的内容);第2遍,细读(认真、仔细阅读某个章节的每段文字);第3遍,通读(完全阅读某个章节,并记下重点、难点,之后再重点看这些)。
其次,是动手实践(实验)。对于网络安全来说,不能只停留在理论(纸上谈兵),重点应该放在实践上。
对于实验内容可以分别针对上面的网络安全的每一部分的内容(PGP、SSL、SSH、IPSEC、IPTABLES、ACL、VPN、PIX、ISA、SNORT… …)来进行实验。对于实验环境,建议采用Windows 2000(2003)Server+Linux RedHat 9(FC3、4)(VMWare)这种实验环境模式。采用这种模式可以完全实现上述各种实验的需求。
同时需要指出,如果Linux的基础比较差,需要多进行和Linux相关的实验,至少应该有能力安装Linux、配置Linux上的各种服务。
最后,对于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建议通过查阅书籍、搜索引擎,这样有利于锻炼自己独立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高效解决实际问题也是对网络安全管理人员能力的最大考验。
想成为一名的黑客 必须学习哪些课程?
它设计清晰,文档齐全,合适初学者入门。它是一门很好的入门语言,并且不仅仅只是个玩具;它非常强大、灵活,也适合做大型项目Java也是好的入门语言。它比Python难得多,但是生成的代码速度也快得多。它同时也是一种优秀的计算机语言,不止是用来入门。 但是注意,如果你只会一两门语言,你将不会达到黑客所要求的技术水平,甚至也不能达到一个程序员的水平——你需要学会如何以抽象的方式思考编程问题,独立于任何语言。要做一名真正的黑客,你需要学会在几天内通过一些手册,结合你现在所知,迅速掌握一门新语言。这意味着你应该学会几种截然不同的语言。 如果要做一些重要的编程工作,你将不得不学习C语言,Unix的核心语言。 C++与C非常其他类似;如果你了解其中一种,学习另一种应该不难。但这两种都不适合编程入门者学习。而且事实上,你越避免用C编程,你的工作效率会越高。 C非常有效率,节约你的机器资源。不幸的是,C的高效是通过你手动做很多底层的管理(如内存)来达到的。底层代码都是复杂极易出现bug的,会使你花极多的时间调试。如今的机器速度如此之快,这通常是得不偿失——比较明智的做法是使用一种运行较慢、较低效率,但大幅节省你的时间的语言。因此,选择Python。 其他对黑客而言比较重要的语言包括 Perl和 LISP。 Perl实用,值得一学;它被广泛用于动态网页和系统管理,因此即便你从不用Perl写程序,至少也应该学会看。许多人使用Perl的理由和我建议你使用Python的理由一样,都是为了避免用C完成那些不需要C高效率的工作。你会需要理解那些工作的代码的。 LISP值得学习的理由不同——最终掌握了它时你会得到丰富的启迪和经验。这些经验会使你在以后的日子里成为一个更好的程序员,即使你实际上很少使用LISP本身。 当然,实际上你最好五种都会(Python,Java,C/C++,Perl和LISP)。除了是最重要的黑客语言外,它们还代表了截然不同的编程思路和方法,每种都会让你受益非浅。 这里我无法给你完完全全的指导教会你如何编程——这是个复杂的技能。但我可以告诉你,书本和上课也不能作到(最好的黑客中,有许多,也许 几乎都是自学成材的)。你可以从书本上学到语言的特点——只是一些皮毛,但要使书面知识成为自身技能只能通过实践和虚心向他人学习。因此要作到 (一)读代码及(二)写代码。答案补充 补充: 黑客不是那么好当的, 要学的东西很多, 每天都有新的东西出来